数字化施工图审查简要介绍
发布日期:2016-12-30
|
自2000年始,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已开展了17个年头,其在建设工程质量保障、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营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经历了10年的稳步、快速发展,为东营地区的建筑工程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正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施工图审查数字化必然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下面就数字化施工图审查(以下简称“数字化审图”)相关情况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概述
所谓数字化审图,是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将纸质施工图设计文件转变为对电子图的审查方式,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施工图审查的全过程之中,通过网络将审查信息进行流转和处理,实现无纸化审查,即“蓝转白”。简言之,审查项目将相关单位及政府职能科室的业务通过网络组成扩大的OA办公系统,全程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动态项目审查为核心,以合格书管理为辅线,将其纳入计算机处理,使审查工作更加高效,真正实现了审图数字化的新工作协同模式。
数字化审图是让信息系统跑起来,无需人员多次往来于各单位之间,时效优势明显,对提高审查效率、简化审批流程、节约资源等方面效果明显。推行数字化审图需要审图机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需要一套切实可行、运行稳定、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一整套管理系统,需要各单位对专技人员进行相关数字化审图业务培训及管理。实行数字化审图,项目周期全过程留痕、公开透明,对审查人员可进行过程技术管理,同时对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有促进作用。
二、国内现状
上海市率先于2014年10月1日开展了数字化施工图审查业务,明确了建筑面积不超过15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单体建筑面积不超过3万平方米的公建项目列入试点范围。目前上海市住建委网站已开通了数字化审图的业务模块,建设单位需要完成相关注册及认证后方可登录,进行报审工作,实现网上申报、数字化审查服务。
2016年3月23日,住建部科技发展中心到淮安调研数字审查工作时指出,为推广数字审图将编制技术规程,同时将CA认证技术与数字审图、电子签章技术有机结合,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电子交付的实施打下基础。
2016年10月12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及白图交付、数字化审图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交流会。会议指出,目前建设领域传统的蓝图提交方式已不能适应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的要求,而基于协同设计模式,以赋予经法定认证电子签名的电子图纸为载体,涵盖项目全要素的电子化管理和交付,已成为行业共识和必然趋势,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住建部门来说,设计文件数字化可简化审批程序,提升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真正做到动态化监管。会议还指出,当前,上海市、云南省、山东济南市及威海市、江苏淮安市、天津市、湖南省长沙市等率先推广应用数字化审图,国内其他审查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目前,国内相关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也正在积极开展,国内比较成熟的相关软件集成商有淮安纷云、上海金曲、上海励铖等软件公司等。
三、推进数字化审图的准备工作
1.跟进相关信息动态,了解数字化审图的软件系统,总结经验教训,为本地区更好的实施此系统提供帮助。
2.借助现有成熟的系统构架,构建本地体系流程。
3.确定测试小组,为全面实行数字化审图打下基础。
4.有计划组织全员培训,为全面实施数字化审图扫清技术障碍。
5.做好硬件配置工作。
四、结语
基于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内容的数字审图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普及势在必行,它必将推动施工图审查服务迈向更高的台阶,对审查机构、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与技术框架支撑,使简化、加快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得以技术支持,并可实现大数据共建共享,更好的推动施工图审查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